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拥有2200多年耕读文化的桂林,催生了大量的传统村落。自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我市坚持以“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为主题,积极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摸底、资源评价、修缮保护等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桂林市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5个,占全区的52.8%;列入广西传统村落263个,占全区的40%。
所谓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桂林传统村落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传统村落最为集中、类型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区域。目前全市列入中国名录的85个传统村落,分布于灵川、兴安、灌阳、龙胜、阳朔、荔浦、平乐、恭城、永福、临桂、雁山等11个县区;列入广西传统村落263个,占全区657个的40%。全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64个,争取补助资金1.92亿元;获得自治区补助资金的传统村落62个,争取补助资金1.24亿元。其中,列入第一批、第二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31个传统村落,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第三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18个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5939万元,完成率为76.1%;第四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15个传统村落即将转入实施阶段;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正在申报阶段,桂林获得了128个申报名额。
按照建筑特色及传统文化类型,桂林的传统村落大致可分为红色文化、风景文化、耕读文化、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等类型。其中,红色文化类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或习俗文化,有着比较明显的革命斗争等时期的痕迹或特征,以灵川县路西村、灌阳县夏云村为典型代表;风景文化类传统村落,是我市传统村落的主要类型,其传统建筑或人文景观分布比较集中,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兴安县榜上村、灌阳县月岭村等村屯为典型代表;耕读文化类传统村落的古建筑大多具有典型的桂北传统建筑风格,且保存较为完整,传统农业社会“耕读”文化遗存丰富且延续较好,以临桂区横山村、灵川县江头村、恭城瑶族自治县乐湾村等为代表;民族文化类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比较聚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和习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以龙胜的地灵村、临桂区旧村、灌阳县洞井村等为代表;商业文化类传统村落大多处于古交通要道,传统建筑和传统商业文化保存较为完善,以阳朔县旧县村、平乐县沙子村、灵川县长岗岭村等为代表。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桂林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条例》立法起草工作正加快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将步入法制化轨道。(有修改)
摘自 《桂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