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简介 | 行业动态 | 企业荣誉 | 公司新闻 | 客户服务 | 企业招聘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 会员中心
  今天是:   搜索:
公告信息
· 搬迁通知:内蒙古银鹰建筑安装
· 关于公布2018年度内蒙古自
· 关于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建筑安全
·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关于西部六盟市工程质量预拌混
· 关于开展西部六盟市工程质量、
客户服务
· 承诺书
· 相关知识介绍
· 顾客服务通用说明
你认为本站外观如何!
1.非常好相当不错。
2.还可以比较满意。
3.并不怎么样一般。
4.很差劲不怎么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详细内容
匠心筑品质 智造焕新城——2025中国建造发展论坛暨创新研讨会在平顶山举办
作者: admin   来源: 中国建设报   加入日期:2025-11-26  点击率:6
匠心筑品质 智造焕新城——2025中国建造发展论坛暨创新研讨会在平顶山举办
2025-11-25 09:40:06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日,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支持,平顶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南城建学院承办,河南省建筑业协会、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常绿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和悦置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普生泓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中国建造发展论坛暨创新研讨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

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匠心筑品质智造焕新城”,共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计,共谋城市更新创新路径,共话行业发展机遇。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产业的深刻变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建筑业协会原会长 王铁宏

ImageFetcher (6).jpg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全球最大的基建市场,更是人工智能革命的巨大场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筑产业如何找到新动能,头部企业如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建筑产业如何应对人工智能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是当下最紧迫的课题,当有所作为。

应对下行压力 如何找到新动能

城市更新是拉动经济的新动能、改善民生的新场景、产业升级的新高地。以城市住宅更新为例,截至2002年,全国住宅面积超过110亿平方米。受限于当时的发展水平,这些住宅普遍存在户型落后、没有电梯、保温隔热差等问题,多数属于“老破小”。但其区位优势明显,居民更新改造意愿强烈,核心诉求集中在“原拆原建”、适度增加面积以及快速回迁等方面。因此,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是首选。假设在十年内完成上述住宅的更新,一部分“原拆原建”,一部分更新改造,预计每年将带动直接投资超3万亿元,并拉动产业链经济1-2倍,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政策层面,可通过适度提高一些容积率弥补改造成本,这样一、二线城市基本上可政策破题,三、四线城市则仍需部分财政支持。国家层面,可加持一些鼓励政策,如住宅的设备更新、家装厨具产品更新等。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同样具备显著拉动效应,不仅带动投资,还能提升区域资产价值、优化城市功能、激发消费潜力。

城市更新背后,是1亿多家庭、4亿-5亿群众的居住改善需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场景,也是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所在。

头部企业 如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新常态下,头部企业,特别是央国企,应积极推进“投-建-营”一体化模式,该模式已在郑州滨河新城等项目中创新实践,覆盖新型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包括住宅更新、基础设施更新以及工业和商业遗存更新)等多个领域。城市政府可通过适当的容积率奖励等创新政策,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推动项目级BIM(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级CIM(城市信息模型)等发展,为城市的碳汇、数据资产等新要素红利预埋下“金种子”。

“投-建-营”一体化不仅推动市场模式创新,也催生了新型服务业态,如全过程咨询、低碳运维管理、AI(人工智能)+建设运营等,为产业转型注入新活力。

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革命的挑战

建筑产业应对人工智能,需要从人工智能特别是产业大模型和专业模型,如何实现产业化以及建筑产业如何更加广泛深入地实现智能化两个方面思考。头部企业和科技公司应着力研发面向建筑产业的大模型,如设计AI、“投-建-营”管理AI、全过程咨询AI、装配化+AI等,并进一步研发如超高层建筑、污水处理厂、轨道交通线、超低能耗建筑等专业模型。广大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应积极应用通用大模型、产业大模型及专业模型,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和效益。

推动新型工业化建造的企业要加快实现工厂制造AI、现场建造AI和运维管理AI等转型升级。

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数字化,要重点推进系统性数字化(项目级BIM、企业级ERP、产业级DRP、城市级CIM)、装配化+数字化、“投-建-营”+数字化等路径。

研发建筑产业大模型需把握好三个底层逻辑。

一是与通用大模型的关系。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生成式大模型打破了原有边界,通用模型不断向产业领域延伸。面对这一趋势,建筑产业大模型的研发路径亟待明确。

二是与数据资源的关系。尽管通用大模型不断扩展,但其在建筑产业数据方面仍有局限。拥有BIM、供应链、ERP、CIM等数据资源的企业,应借此优势抢抓产业大模型和专业模型研发的契机,形成竞争新优势。

三是与用户的关系。建筑产业规模庞大,每年总产值约31万亿元,涵盖数十万个工程项目、数百万管理及技术人员、超5000万劳动大军。建筑产业人工智能发展包括产业大模型和专业模型,无论是ToC还是ToB,都将在提升建筑产业效率与效益方面创造巨大价值。

编辑:admin
⊕ 上一篇:砌筑教练的“独门秘诀”
⊕ 下一篇: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在安徽芜湖召开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渤湾区新华西街建设南路12号 邮编:016000
 邮箱:yinyingcn@126.com 电话:0473-3231515 传真:0473-3231515
www.yinyingcn.com/ © 内蒙古银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蒙ICP备10001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