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这种高大上的“神器”如何平民化?没有专职部门如何实现BIM的专业应用?项目型BIM真的改变了工作方式,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中建一局试图通过联想项目给出答案。
11月5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主办,中建一局承办的“中国智造,引领行业变革——中建一局互联网+BIM技术应用现场观摩会”在联想总部园区二期项目举行。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等单位相关领导,来自全国建筑行业的500余名BIM技术专家学者来到现场,探究联想项目如何打造项目型BIM团队,如何实现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应用。
应用BIM技术无须设置专职部门
中建一局联想总部二期项目是超大面积办公综合体项目,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单层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联想集团全球总部。项目在施流水段超过50个;庭院式设计无标准层,单层标高多达30余个;钢桁架截面达14种,数量多达45榀;20米以上挑高大堂众多;综合机房总数达120余个;开敞式管线排布碰撞点多,存在大量交叉施工。
为此,中建一局将BIM技术引入联想项目,并在以往基础上作出创新,无须设置专职部门,争取人人都成为技术人才。
中建一局联想项目经理王荣国说:“早在2013年建设月坛中心项目时,就开始应用BIM技术了,当时专门组建了BIM应用部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专职的BIM技术人员能精通项目管理,项目各系统的管理人员也是BIM专家,项目建设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不打算在联想项目设专职的BIM部门,而是让项目全员都学会应用BIM技术。”
项目组建一支专门的BIM技术部门或小组,配合项目履约完成相应任务,这样的组织形式称之为BIM型BIM团队;不设专职BIM技术部门,而是通过培训让项目全员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并将其作为管理工具辅助完成自身岗位的工作任务,这样的组织形式称之为项目型BIM团队。
项目型BIM团队效率更高
中建一局联想项目制定了BIM技术应用目标,即项目全员、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并计划在两年内打造一支具备BIM独立实施能力的团队。
将大目标分解后,5个阶段小目标分别为:BIM概念普及、简单应用模型、深度建模及应用、拓展应用与市场营销,最后形成项目型BIM团队。为此,项目组细化了培训时间、课程设置、奖罚制度等,并由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每周利用两个晚上学习BIM技术,定期组织考试检验,针对员工掌握情况实施分班教学。经过4个月、30多次的集中学习,项目员工由开始时的抵触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并且达到了人人都能熟练运用BIM技术的目标。
在管理流程上,拿中建一局月坛中心项目为例,解决问题通常需要6个步骤,即问题发生、分析判断、反馈给BIM人员、BIM人员执行、反馈给现场人员,到解决完毕。而在联想项目,项目型BIM团队可将流程简化为3个步骤:问题发生、分析判断、现场人员用BIM技术解决完毕。在这个执行过程中,减少了信息传递环节,相当于“自己和自己”配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联想项目BIM技术应用成果显著
2015年底,中建一局联想总部二期项目接到阿里巴巴投标任务,项目团队利用元旦3天假期,在没有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完成了30万平方米的BIM建模投标,完成建模任务的10个年轻人,并不是专职BIM技术人员。
项目总监王建利说:“现在联想项目全员都具备BIM建模的能力,从项目经理到普通员工,从安全、质量、工期到商务和物资,任何一个系统都能独立运用BIM技术以三维方式传递信息、辅助沟通。”
中建一局联想总部二期项目落实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建股份“十三五”BIM应用指导意见,将BIM融入项目管理日常,实现了BIM技术应用全员普及——高层能懂、中层能用、基层能做。
截至目前,中建一局联想项目的项目型BIM团队已经应用了80余项BIM技术,还把BIM技术应用到了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施工进度滞后提醒、VR和MR可视化交底、机器人放线及全景扫描技术辅助复杂结构施工、辅助商务工程量统计和物料追踪。此外,项目部共实现3581条交叉作业碰撞检查,BIM三维模型达LOD500级,满足了甲方物业运维软件的匹配需求,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普及。
联想项目提前18天主体结构封顶,荣获了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北京市绿色施工文明安全样板工地、第二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等奖。
中建一局自2003年开始研究BIM技术在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入应用,至今已超过十年,成果显著。2015年,中建一局BIM科技成果荣获了20项大奖。未来,中建一局将以项目型BIM团队为基础,引领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变革,致力中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