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实施三个月来,当人们热议房价持续盘整之时,租赁市场轰然抬头的价格让市场信心直降,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房屋租赁价格平均涨幅都超过了10%,部分城市的房源价格甚至同比超过了20%。一些年轻“蚁族”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感觉自己像蒲公英种子飘在城市上空,而无法落地生根。
房租升温,谁是推手?对于房租快速上涨的各种原因,市场上众说纷纭。
“毕业潮说”:随着七月毕业潮的来临,数以万计毕业生涌向租房市场,间接推动了房租价格。“学区房推手说”:为方便孩子上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然而学区房源有限,僧多粥少,房租自然上涨。“中介推手说”:在此轮房租上涨中,房产中介劝说房主提价的行为较为普遍。甚至,很多房产中介囤积了大量房源,做起了“二房东”,并借助网络炒作房租价格。
“新政效应说”:自房产新政实施以来,更多的投资客为了规避未来政策的风险,而集中抛售房源,使得部分板块可出租的房源减少,同时随着买卖市场的低迷,不少购房者推迟了购房计划,而选择租房过度,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租赁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供求矛盾也进一步推高了租金。
在笔者看来,当前房租上涨的背后是信息不对称在作祟。特别是,在房屋租赁市场本身不规范的情况下,中介机构利用各种“由头”制造虚假需求信息,放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房租上涨预期。
我们都知道,房屋租赁市场本身是一种结构性短缺,比如说,热点地方,学区房,一居室这样的房源比较短缺,而整体供应还是比较平衡的。但是,居民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也不知道供给和需求的数据,以至于房租存在“羊群效应”,当一部分人或一部分机构传播房租价格上涨时,就会有很多人跟风,结果导致房租价格的普遍上涨。
当然,也有人会说很多房屋租赁中介或网站提供了一些房屋租赁数据和信息,信息还是很透明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中介本身是这个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它本身有操纵市场和市场信息的动力,如果由它来发布信息,然后我们都相信这个信息的话,影响就会更大。
如今,绝大多数房主和求租者都是借助网络获取租赁信息,在房价调控引发销售萎靡的情况下,房屋中介收益率急速下滑,为补偿房地产买卖业务上的损失,中介机构希望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增长点,注重租赁业务的“开发”。然而,当它们借助信息分类网站助推房屋租赁市场的利润空间,并与房产网站达成合谋时,中介机构和媒介网络就像一种催化剂,点燃租房交易的虚火。
本来,居民寄托于网络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增强买卖选择性和信息甄别的准确性,却不料房产信息经营者和房屋中介却暗箱操作,价值流向了中介和网站,而本应受惠的租房者却被边缘化了,只能被动接受所谓的房租价格。原本应该扛起信息透明化大旗的网络,如今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我们还应该看到,房租“被高价”的背后,是网络监管的缺失。当然,我们不能断定说网络信息没有任何可信度,只是说这个可信度是需要监管部门来进行追问和印证的。但现在政府部门对此的监管力度不够,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对于经营性房产网站来说,面对房产销售的“冬眠期”,与中介结盟提高交易量完全可以理解,只是不应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
当房价很高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总是说中国居民不喜欢租房,而喜欢买房。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房屋租赁市场并没有专家学者们想象的那么规范。本来,房地产中介公司作为一个信息服务性机构,是靠佣金获得利润,并利用其拥有的信息资源优势降低住房需求者的搜集成本,但现在却囤积了很多房源进行转租,变成了“二房东”,并借助网络操纵市场,以至于居民总认为自己“被高价”了。
按照大多数国家的经验,商品租赁房实际上应该是大多数居民满足住房需求的方式,特别是对中国这样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的人口大国而言,靠保障性、政策性住房是难以解决房价的高涨问题的。因为,保障性住房相对于庞大的需求而言,显得非常微小。因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特殊性,政府在调控房价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房地产租赁市场的规范性,严禁房地产中介恶意炒作,提高房租。
当前,要化解房产租赁市场困境,国家应给一些诚信经营的中介结构或网络中间商颁发牌照,建立一个规范的、可信度很高的房屋租赁市场或网络,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时,政府有关机构还要加强房地产中介组织机构审批和管理,定期对其进行培训、监督和检查,并惩罚违规交易,恶意损害租房者利益的中介机构,甚至吊销其营业执照,以尽可能地让房客获取适合自身的、真实的供求信息。